关键词:工业数字化
近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商务部、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国家知识产权局等五部门联合发布了《数字化助力消费品工业“三品”行动方案(2022—2025年)》(以下简称《行动方案》),明确提出要释放数字技术对行业发展的放大、叠加、倍增作用,推动消费品工业“三品”战略迈上新台阶,更好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赛迪顾问消费经济研究中心认为《行动方案》对于供给端和需求端将是双重利好,从供给端,通过数字化技术的引入,既可以帮助企业降低管理成本,又能帮助企业解决“库存难”“资金难”的问题;从需求端,为消费者打通生产端和消费端数据链路,能够更好地满足和创造消费需求,增强消费拉动作用,促进消费品工业加快迈上中高端。
《行动方案》推动柔性生产发展,解决企业“库存难”“资金难”问题
《行动方案》将“柔性生产”作为数字化助力“增品种”下的子任务,重要性可见一斑。“柔性”是相对于“刚性”而来,二者分别代表了“拉动式”和“推动式”两种供应链管理模式。传统的“推动式”供应链管理模式以生产制造为核心,客户只能被动接受。而“柔性生产”利用精准的数字化技术,使其具备小批量、多款式、快速反应的优质属性。
“柔性生产”有利于解决企业“资金难”、“库存难”等问题。具体来看,一是库存积压大幅减少。生产企业可以先通过小批量生产进行市场试销,对销售不佳的产品进行减产,对销量较好的产品迅速补单,从而实现“以需定产”,这对于库存压力较大的纺织服装、轻工制造等行业都是极大的利好;二是保证款式种类充足的条件下占用资金较少。“柔性生产”采用先进的数字化技术支持小批量生产,同样种类的款式比传统生产省去了大量的资金投入;三是资金周转率大大提升。传统模式需要提前较长时间订货,资金被长时间占用,而柔性制造可以做到每周上新,小批量的试销,畅销款快速补货,迅速回款,资金周转率大幅提升。
《行动方案》加深智慧供应链管理,利于企业管理成本最小化
《行动方案》提出“加深智慧供应链管理提升产业链协同效率”。智慧供应链管理系统通过数字化技术,将操作流程和信息系统紧密结合,在生产采购、企业定制、集中管理等方面降低管理成本,实现企业利益最大化。一是实现采购流程自动化,严控采购成本。智慧供应链所开发的数字化采购平台包括线上询价比价、竞价、拍卖、协议签订等环节,形成快速采购闭环。同时,智慧供应链管理平台也可实时查看所采购商品的库存量,如果库存不足,系统会自动补货,如果库存充足会优先使用库存,避免重复采购,降低采购成本,这对快速消费以及冷链等物流等要求较高的行业都是极大的利好;二是灵活定义企业订单物流系统,快速响应客户需求。智慧供应链管理平台可为企业用户提供线上合同签订、电子签章、分期支付、合同管理等全流程服务,为日益增多的定制化商品采购提供良好的物流基础;三是全链条数字化,提升管理效能。智慧供应链管理平台打通上中下游流通环节,便于集中整合派单,降低多次运输成本,同时,业务需求方也可利用移动终端,便捷查看运输状态,使得数字化服务更高效。
《行动方案》推动建立生产端和消费端数据链路,更好地满足和创造消费需求
《行动方案》提出“推动建立生产端和消费端数据链路,促进工业互联网与消费互联网互联互通,着力发展协同制造、共享制造、众包众创新模式”。这种基于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的C2M(消费者直连制造商)新型生产模式能够更好地满足和创造消费需求,增强消费拉动作用,促进消费品工业加快迈上中高端。
具体来看,一是顺应消费升级趋势扩大内需。随着我国中等收入群体规模不断扩大,消费升级趋势不断增强。消费者不再满足于大众消费品,多样化、个性化、定制化的消费需求日益增多。卖家秀和买家秀之间巨大的差距,使得消费者对款式不佳、尺码不准、舒适性差等问题的容忍度变得更低,C2M新型生产模式可以及时响应消费需求,扩大内需;二是数字化技术引入能够满足个性化消费需求。人们对鞋子的舒适性要求较高,建立生产端和消费端数据链路便可以通过3D扫描、柔性压力传感等数字化技术的引入,在数秒钟内快速获取消费者足长、足宽、足高以及足底压力等全方位的足部三维数据,为每个消费者创建一个私人脚型数据库,再通过大数据分析和云计算为其挑选出最合适的鞋款。同时,消费者也可以在云服务上选择图案、颜色、签名等样式,下单后定制版图会自动发送到加工厂,最快可实现30分钟取货,提升消费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