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韩国本土芯片库存增幅四年最高
2022 年迄今,韩国半导体双雄的三星电子与 SK 海力士,股价分别下修 27% 以及 29%。
韩国国家统计局周四公布数据,韩国5月份全国芯片库存较上年同期增长53.4%,这一芯片库存增幅是过去四年多来的最高水平,表明全球消费电子类存储芯片需求显著放缓。
上次出现这么大的库存增幅还是2018年3月,当时全球存储芯片行业营收增长放缓,存储芯片行业库存也实现了54.1%的同比增长。
过去一年,由于市场对未来芯片需求的质疑,以及全球央行收紧政策给科技股投资带来了压力,三星电子和SK海力士等韩国芯片巨头的股价一直在下跌。
还有智能手机,虽然三星还全球第一,但中国厂商已经拿下了全球50%+的份额,中国智能手机销量,早超过了韩国。
由于韩国内卷比中国先到了爆发点,开始了罢工不断的日子,大批韩国企业开始加大对中国的投资。今年前五个月,韩国对华投资增长52.8%。
中国半导体对韩出口激增
根据韩国海关统计,2022年5月韩国对中国出口总额为134亿美元,进口为149亿美元,首次出现中方顺差的情况。
中国商务部日前统计,2022年1—5月中韩贸易额达1522.6亿美元,年增10.2%。
预估2022年双边贸易额将突破3600亿美元,创下历史新高,也意谓着韩国2022年将赶超日本,首次成为中国第二大贸易国。
根据韩国国际贸易协会分析,占中国对韩国出口总额约六分之一的半导体产品,5月出口激增40.9%,对两国贸易格局翻转有较大的影响。
近年三星等韩国半导体业者加大在中国投资,同时,中国晶片设计产业已经取得长足进步,在中低端半导体产品上已具备较强的成本优势。
美国实施制裁反而加速中国芯片增长
美国实施一系列限制措施后,中国的芯片行业增长速度比世界上任何其他地方都要快。
随着本地工厂扩大产能,中国去年来自海外供应商的芯片制造设备订单增长了58%。
2021年中国芯片相关企业的总销售额增长18%,已超1万亿元人民币。
过去四个季度,全球20家成长最快的芯片企业,有19 家来自中国,远高于同期的8家。
苏州国芯涨幅高达338%勇夺第一;寒武纪科技涨幅144%,排第二;创耀科技涨幅136%,位列第三;设计软件EDA开发商概伦电子紧随其后,涨幅100.4%;榜单中还包括中芯国际、上海富瀚微等企业。
韩国半导体出口速度已然放缓
其中在存储芯片方面居于全球第一名,中小尺寸OLED面板居于全球第一,CMOS方面居于第二名,在这些行业居于全球领先地位推动韩国成为全球半导体出口大国。
近几年三星虽然在电视、手机等行业面临着中国企业的竞争导致市场份额出现下滑,但是它依靠在半导体方面的技术领先优势依然获取了丰厚的利润。
中国恰恰是芯片进口大国,每年进口的芯片占全球芯片市场的份额近半数,进口芯片的金额近3000亿美元,中国对芯片的巨大需求拉动了韩国的出口,推动了韩国经济的发展。
由于华为大量囤积芯片,对韩国芯片的需求量激增。
这种情况其实自6月份以来就有所反映,自那时以来全球存储芯片的价格一路上涨,扭转了此前近一年时间的下滑势头,三星也因此取得了利润的大幅增长。
随着华为囤积芯片告一段落,全球存储芯片价格上涨的势头或将改变。
据海关总署数据,今年上半年,中国芯片进口额高达1467.05亿美元,与上年同期的1085.07亿美元相比,暴增35.2%。
而据韩国贸易协会发布的消息,今年上半年韩国半导体制造设备对中国出口额超过1.3万亿韩元,同比激增了45%,是近5年来的最高值。
中韩行业之间的竞争态势
目前,中国有2810家半导体设计公司,是韩国120家的23倍。
中国日益增长的半导体自给自足,将不可避免地影响占韩国对华出口40%的半导体产业。
随着中国半导体销售额激增,有预测认为中国会在两年内增长到[威胁]韩国的水平。
今年1月,美国半导体行业协会预测,中国企业在全球半导体市场销售中的份额将从2020年的9%增加到2024年的 17%,而未来3年韩国的市场份额将维持在20%左右。
韩国前副总理林昌烈5年前就曾这样描述中韩行业之间的竞争态势。
汽车领域,中国已经追赶到韩国的下巴处了;即便是电子产品,韩国优势也所剩无几;而在半导体产业,中国更是投入巨额资金。
虽然韩国半导体行业普遍认为,中国在半导体质量方面仍远不如韩国,但同时也有意见认为,在政府大力扶持下,中国半导体行业凭借巨大的国内市场在反复试错中实现短期内迅速成长。
结尾:全球半导体供应链将重构
而如果全球半导体供应链重构,很可能会对韩国半导体产业的全球地位产生负面影响,威胁韩国存储半导体的竞争优势。
目前,中国是韩国半导体行业重要的生产基地和出口对象国。韩国半导体巨头三星电子、SK海力士均在中国大陆建有工厂。
韩国应通过加强目前作为强项的半导体制造基础,并提高逻辑半导体的生产能力,进而成为综合半导体强国。
为吸引韩国企业和海外半导体各环节企业到韩国投资建厂,韩国政府已经重新审视相关政策,使政府在财政或税收支持上不落后于竞争对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