蔚小理、赛力斯、零跑、哪吒等,都在亏钱,并且亏得还不少,至于其它的传统车企,在燃油车上赚的钱,也基本上全投在新能源车上了。
所以广汽集团董事长曾庆洪吐槽:“动力电池成本已占到我们汽车的40%至60%,我现在不是给宁德时代打工吗?”。
但宁德时代也委屈,称自己也没赚到钱,虽然公司不至于亏本,还有盈利,但其实也是在苦苦挣扎,只是稍有盈利,很痛苦。
那么问题来了,车企说不赚钱,电池厂也说不赚钱,用户也觉得新能源车贵,那这个钱到底谁赚走了?
新能源汽车产业链,我们按电池产业链划分,有上游原材料供应商,比如天齐锂业、赣锋锂业等。而中游才是电池厂,比如宁德时代、比亚迪。下游再是蔚小理、赛力斯等汽车厂商。
此外,新能源汽车,还有各种各样的零部件供应链,比如自动驾驶技术、芯片、激光雷达等等核心技术提供商。
先说电池产业链,这几年以来,因为市场需求爆发,各种锂矿资源,电池材料确实是爆涨,最典型的是碳酸锂从每吨5万多元飙升至当前每吨46万多元。
所以上游锂矿供应商赚得可谓盆满钵满,而宁德时代们作为中游供应链,确实是在帮上游材料厂打工,虽然电池不断涨价,导致车企成本上涨,但电池厂自己赚的还真不够多。
而对于车企而言,一方面是承担着电池上涨的成本,另外还要承担芯片价格上涨的成本。
要知道这一两年汽车芯片价格也是大涨,特别是一些紧缺的芯片,上涨十倍、百倍都有可能,一颗10块、20块的芯片,也非常有可能被炒到上千块。
而新能源汽车需求的芯片是传统燃油车的好几倍,所以芯片价格也上涨,芯片厂们、晶圆厂们也赚了钱。
导致最终,新能源汽车涨价,用户高价买了后,车企还不赚钱,电池厂也没赚什么钱,大家最终都帮最上游的锂矿厂,芯片厂打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