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0日消息,在第二十三届瑞银大中华研讨会上,瑞银证券中国机械行业分析师王斐丽表示,中国工业自动化市场虽然目前仍有70%产品来自进口,但在中美贸易、疫情等叠加因素影响下,过去几年中内资品牌市占率持续提升。其中,工业机器人板块预计今年市占率达32%,相较四年前增长5个百分点。
她提到,去年工业自动化进口替代持续的核心原因,在于许多海外品牌受到供应链短缺的负面影响,交货周期远长于内资品牌。内资品牌牢牢抓住了机会,拿下较多市占率。今年供应链问题有所缓解,整体竞争可能较去年有所加剧,但整体来看,内资品牌产品质量不断提升,供应链管理非常优秀,整体的性价比也更有优势。
来源:网络
上述情况从另一方面也能佐证。据报道显示,上月,高工机器人董事长张小飞博士在2022高工机器人年会介绍,预计2022年中国工业机器人整体销量将达30.3万台,估算较上年度的26.13万台增长约16%,较上年近54%的全年增速有较大下滑。国产企业工业机器人销量达13.2万台,同比增速高于行业整体水平,国产企业市占率保持在约40%的水平。
最新数据显示,从趋势来看,去年工业机器人整体销售水平呈低开平走趋势。去年前十个月,中国工业机器人产量36.26万套,同比下降3.2%,不过10月份产量3.9万套,同比增速达14.4%,明显好于全年平均水平。据悉,上半年区域性封锁与供应链紧张,导致机器人尝试出现交付问题,不过下游采购预算仍保留较大空间,供应链问题解决后,需求端有望拉升。
从下游行业来看,过往,汽车、3C行业对工业机器人的需求占比接近60%,去年新能源行业成为最大的需求拉力,锂电、光伏、以及以新能源汽车为主的汽车整车行业需求增速上行。此外,半导体、物流仓储等领域需求也有一定增长。传统的主力下游3C行业明显下行,金属加工、家电、食品饮料等行业需求增速也有所下滑。
与下游市场变化相对应,在汽车、新能源市场的牵引下,各类大负载机器人需求增长。去年上半年中大负载六轴机器人市场份额首次突破30%,高速度、大负载的SCARA机器人需求也有所增长。而因3C行业下行等因素的影响,小六轴机器人市场同比下滑明显;并联机器人市场则遭食品饮料、日化行业拖累。
对此,有专业机构也提示,当前国外机器人企业在供应链方面存在小缺口,导致交期拉长,国产汽车主机厂也在寻求供应链的安全,在当下时间点可能会接纳国产重载机器人,国产重载机器人迎来短暂窗口期。目前,埃斯顿、埃夫特等国内厂商已推出了130kg以上的重负载新品,参与大负载机器人领域竞争。
展望来年,据相关机器人研究机构观点,预计2023年中国工业机器人市场增速在20%至25%左右,这一预期综合了今年各家机器人订单积压情况以及对下游行业的需求判断,行业整体复苏式的“大爆发”已经渐行渐远。
另外,从下游需求来看,新能源行业仍然是行业最大的增量来源,对工业机器人的需求占比有望突破20%。除了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光伏以外,储能电池行业的发力有望进一步增加新能源行业的厚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