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江南电竞入口安卓版
高通酝酿降价,中低端手机市场越来越卷,联发科还能靠价格取胜吗?
2023-03-06 来源:网络整理
305

关键词:联发科高通芯片

差不多一年前,OPPO Find X5 Pro 宣布首发搭载联发科天玑 9000 旗舰处理。之后的半年,联发科迎来了少有的高光时刻。


在 Android 阵营受困于隔壁骁龙 888 和骁龙 8 Gen 1 「发烧」的背景下,天玑 9000 成为了全村的希望,被手机厂商第一次广泛地采用在旗舰系列上。天玑 8100 凭借极高的能效也被视为新一代神 U,在各家中端机型中抢占了不少市场份额,尤其是 K50 在系列中大获成功。


但厂商们以前叫人小甜甜,现在都叫牛夫人。

去年 11 月,联发科和高通差不多同期发布了新款旗舰处理器——天玑 9200 和骁龙 8 Gen 2。今年一看,除了「最佳拍档」vivo 还在力挺,OPPO 被爆料将在 Find X6 上采用,天玑 9200 和天玑 8200 在高、中端市场基本上门庭冷落,厂商们还是更关心高通这厢。



诚然,骁龙 8 Gen 2 在性能和功耗控制上都优于天玑 9200,为此得到了更多的选择和关注并不意外,但在中端处理器上,高通最新的依然还是只有一款不堪大用的骁龙 7 Gen 1。

而高通能够再次从联发科 8000 系列手中抢回不少中端手机的原因也并不难理解,说到底就是一个古朴的竞争策略——田忌赛马。

高通的做法是将前代旗舰处理器骁龙 8+ Gen 1 下放到中端市场,在大降价的同时,通过旗舰级的芯片性能和特性吸引更多的终端厂商。

高通不是第一次这么干,联发科也不是第一次见。但过去联发除了进一步调低定价以吸引终端厂商,其实并没有太好的应对方式。直到去年天玑 9000 在高端市场获得的突破和认可,到今年也意味着,联发科同样可以将前代旗舰处理器下放到中端市场了。

根据@数码闲聊站的爆料,一加已经打算在 3 月推出一加 Ace 2 天玑版,搭载联发科天玑 9000 处理器,也有 16GB 大内存版本。

联发科终于也有了制衡高通「传统艺能」的手段?


库存高企叠加业绩压力,高通主动求变

降价促销的消息虽然来得有些突然,但也不是毫无预兆。

一方面,高通今年早些时候已在各种公开场合暗示其库存问题。随着供应链紧张状况得到缓解,且年内的智能手机出货量一再下滑,来到年底高通的库存状况变得更加糟糕。



早在二季度,就有媒体爆出高通削减代工订单的消息。在今年三季度的财报电话会上,高通CFO Akash Palkhiwala也坦承客户还有约10周左右的库存有待消化,这将对高通的短期财务表现产生负面影响。

潮电智库的数据显示,截止今年上半年中国智能手机库存已经超过3000万部,其中2000万部为成品,另外还有近1000万部的半成品和核心部件库存。在下半年出货量依旧疲软的情况下,库存状况相信不会有太大改善。

一般来说,芯片厂商的备货周期一般比下游手机厂商提前半年左右。这就意味着,手机出货量下滑、库存上升的状况传导到上游的芯片产业链存在一定的时间差,后者的反应相对滞后。以当前的库存水平来看,高通要消化掉多余的产品、恢复正常库存水位,至少需要两个季度的时间。

另一方面,高通的业绩压力也在上升。投资者耐心有限,市场也不愿给高通太多时间解决库存难题。

当地时间11月3日发布的最新财报显示,高通2022财年(截止2022年9月底)总营收为442亿美元,同比增长32%;净利润录得90.43亿美元,同比增长了43%。虽然全年下来仍维持较为平稳的增速,但过去几个季度营收增速持续下滑也是不争的事实。

根据历史数据,过去四个季度高通营收分别为107.05亿、111.64亿、109.36亿和113.96亿美元,对应的同比增速分别录得29.99%、40.69%、35.68%和22.07%。刚刚过去的三季度(按自然年划分),是高通今年表现最差的一个季度,营收增速也出现了两连跌。

利润端的情况更加糟糕。三季度,高通净利润仅为29.23亿美元,同比微增4.47%,只相当于此前两个季度的零头。而高通对于四季度的业绩预期,也显著低于分析师预期。

在财报出炉后,高通股价短线急挫,就充分体现了资本市场的不满。面对这样的情况,高通的高层们不能无动于衷,必须对股东作出交代。

众所周知,高通的营收主要来自技术集团和授权集团两个板块,前者占据绝对统治地位。三季度,高通授权业务营收、利润分别录得63.58亿美元和46.28亿美元,和去年同期基本持平,增长空间已接近于无。

这样一来,高通只能将希望寄托在CDMA技术集团,也就是自己最核心的芯片业务上。

Counterpoint统计的数据显示,截止今年二季度高通在价格超过500美元的高端和300-499美元的中高端安卓手机处理器市场占有率达到71%,较去年年底的65%进一步提升。两相比较之下,高通在高端市场的地位稳固、市场份额接近巅峰。反倒是中低端、入门级处理器市场,仍有很大进步空间。

说到这,高通降价促销这件事就完全不让人意外了。只不过,在中低端市场还有另外一尊大神联发科的存在。


芯片价格战,终将两败俱伤?

抛开此次降价传闻不谈,高通发力中低端市场也不是什么新鲜事。在过去几年,高通已经作出了针对性补强,中低端产品矩阵也变得更加丰富。

早在2020年,高通就推出了首款针对中低端市场的5G SoC骁龙690。虽然定位在中端市场,但骁龙6系列产品的性能、配置还是诚意满满——初代产品骁龙690都采用8nm先进制程,120Hz显示和最高1.92亿像素的拍照功能也一应俱全。

同年发布的小米10青春版,则搭载了高通另一款聚焦中低端市场的处理器骁龙765G。虽然性能和高端产品有差距,高通还是在一些细节上进行了创新,比如全新的充电标准QC3.0+。

到了去年,高通进军中低端市场的野心明显膨胀,一口气推出了多款新品。骁龙6系列的695 5G和680 4G,还有骁龙778G 5G和骁龙480 5G四款新处理器就在去年10月扎堆上市,小米、OPPO等老客户也第一时间发来了订单。



受晶圆代工产能不稳定、下游需求等因素影响,高通在去年一直优先保障骁龙7和骁龙8系列高端芯片供应,这也保证了其高端市场份额的增长。但在2022年供应链状况得到改善后,高通对中低端产品线也给予了更多重视,扩大生产供应。

可惜智能手机市场的疲软程度超出了高通的预期,导致如今出现库存上涨的局面。更关键的是,和高通相比,联发科在入门级和中低端市场的份额优势很大,也挤压了前者的生存空间。

来自知名数据机构Counterpoint的报告显示,今年三季度联发科位居全球智能手机AP市场占有率榜首,份额为35%,高通则录得31%,接下来依次是苹果、展锐和三星。但如果将目光收窄到中低端市场,联发科的占有率仍超过半数,高通则徘徊在20%左右。

虽然天玑9000和天玑8000系列帮助联发科打开了高端市场的大门,但其主阵地依旧在100-299美元入门级市场和300-499美元的中低端市场。其中,联发科在100-299美元区间的安卓手机处理器市场占有率超过60%,价格低于99美元的LTE SoC市场份额也达到了47%。

联发科的统治牢不可破,高通想出降价这一招,希望靠性价比抢夺客源也就不足为奇了。

那么降价这一招有没有用?编者认为会有一定效果,但也可能出现副作用。

客观地说,中低端智能手机消费者确实很注重性价比,手机厂商也会想尽办法压缩成本,为定价留出更大弹性。芯片是智能手机采购成本最高的零部件之一,手机厂商当然也会对其价格额外敏感。从这个角度看,降价当然有机会帮高通抢到更多订单。

但需要注意的是,从联发科、高通两家芯片巨头的利润率对比中就能看出,高端处理器毛利水平远高于中低端系列产品。联发科之所以能赚钱,是因为其市场份额足够高,芯片出货量够大。但高通即便降价,也无法短时间内达到联发科的占有率水平,反倒会让原本微薄的利润进一步缩水。

高通目前主打的几款中低端芯片,生产成本其实并不低,尤其是在晶圆代工环节。其中,骁龙695 5G采用的6nm先进制程晶圆,入门级的骁龙480+ 5G也采用8nm技术。

虽然8nm和6nm晶圆的生产成本和5nm不在一个层级,但也不是一笔小数目。美国CSET的一份报告就指出,台积电为苹果代工7nm工艺的A13芯片时,一块12寸的晶圆报价就高达9346美元。三星的代工价格,相信也是不相上下。

从成本效益的角度讲,中低端手机处理器要是真的打起价格战,对高通、联发科来说都不是一件好事,只会变相拉低双方的利润,治标不治本。库存和业绩的压力固然令高通很头疼,但价格战并不是一条好出路。


联发科需要找到价格以外的优势

半导体行业属于资本密集型行业,投入高、周期长,但是又赢家通吃,市场上一般只会剩下两三个巨头,比如 CPU 领域的英特尔和 AMD、圆晶代工的台积电和三星,又或是手机芯片业务之上的联发科和高通。其中,总有在技术、资金和人才上积累更多的一个巨头占据更强势的地位。

相比高通,联发科自然处在更弱势的位置。手机厂商在旗舰产品上长期以来都是以骁龙的旗舰芯片平台为基础进行性能、影像、基带等方面的软硬件调教。在去年一波的天玑 9000 机型中其实就暴露了这个问题,除了 vivo 之外,各家对天玑 9000 的调教都不甚如意。

如果天玑 9000 最终下放到一加 Ace 2 的价位,除了要保持对骁龙 8+ Gen 1 的成本优势,也还是要面对软硬件调教背后无形的成本,遑论去年搭载骁龙 8+ Gen 1 的机型还是要比天玑 9000 多,厂商能轻易地将之前积累的经验迁移到新机上。

这并不意味联发科始终就只能用「更低的价格」抵消厂商的调教成本,以及高通品牌的无形价值等。联发科可以先专注在少数厂商的重点产品,通过更紧密、更深入的合作,包括深度调教等帮助厂商在产品上率先建立优势,从而吸引其他厂商和消费者。

当然,影响结果的因素会是多方的,来自终端厂商,来自消费者,来自对手高通,也来自联发科自身。但只是指望对手犯错并不理性,联发科只能抓紧自己能抓住,更聚焦在自身的产品、技术和客户,才能在未来市场和技术的变化中抓住机会,弯道超车。


写在最后

综合来看,联发科芯片市场份额能反超高通,是市场策略和产品实力全面胜利的结果。而随着联发科新一批处理器上市,联发科有望再次拉大自身与高通的市场份额差距。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