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示驱动IC(DDI)业者法说会马拉松终于结束,几乎所有厂商一致认为,客户砍价压力下半年还是非常沉重,即便部分产品如手机LCD TDDI已压到逼近成本价的地步,但因为手机市况疲软,面板客户的获利压力仍源源不绝地往上游转移。
而中国竞争同业更是为了争夺市佔率,直接祭出价格战来抢市,此外,需求相对健康的手机OLED DDI,面板客户也是持续要求下调价格,随著愈来愈多业者加入市场,相关的价格竞争势必也会变得更加激烈。
受到衝击也并非只限手机应用,DDI业者坦言,大尺寸和中尺寸的产品包括TV、IT、车用等,客户几乎是针对全产品线都希望进一步给予价格优惠,虽说这些应用竞争没有那麽手机激烈,至少和客户沟通后还能够守住一定的底线。
但有鉴于上游的台系晶圆代工伙伴,对于降价共体时艰普遍还是不愿意接受,如果杀价压力持续,已有业者坦言,可能得针对特定产品扩大对中系晶圆厂投片,来增加获利及减轻竞争压力。
在手机LCD TDDI市场佔有一席之地的敦泰就直言,从2022年下半至今,中系同业已经发动过好几次砍价攻势来争夺市佔率,虽然在整个业界有默契地减少产能之下,上半年出现过一波价格回升,但过没多久杀价攻势再起。
敦泰预估,手机TDDI的竞争格局将会持续下去,面对如此困难的处境,为了在成本面上能和竞争对手站在同一个起跑线,将会视情况增加中系晶圆厂投片的比重。
台系晶圆代工业者中,目前仅力积电明确下调牌价,其他业者仍一致採取加量不加价的做法,不愿在牌价上退让。与此同时,中系晶圆代工业者相较于过去价格高点,牌价已经下调3成左右。
由此可知,中系DDI业者便是凭藉本土晶圆代工业者降价创造出来的空间,才有能力启动价格战。
台系DDI业者虽然普遍也都有和中系晶圆代工厂建立合作关係,但从各种角度来说,投片台厂都会是优先选择,一来合作经验比较长,沟通成本就能有效降低,其次则是台系晶圆代工厂的技术能力及良率都还是比较让人放心。
再者则是信任问题,部分业者直言,在中国的晶圆代工厂商投片,多少还是会担心技术外流的状况发生,因此过去几年对于在中国晶圆厂投产的晶片,都还是选择门槛较低的产品。
但如今市场的状况,已经由不得台系DDI业者选择,如果不愿意放弃已经陷入严重价格竞争的应用市场,那势必就得投片中国晶圆厂来控制成本,手机LCD TDDI应该会是目前最需要转移产能的产品线。
至于OLED DDI方面,目前主要竞争还是在台系业者彼此之间发生,技术的门槛比较高,迭代速度也很快,多数DDI业者仍认为这部分必须和台积电、联电等台系大厂合作,并以40及28奈米制程为主。
不过,多数DDI业者强调,就算成本因素非常重要,地缘政治因素也是关键的考量之一,手机应用之所以可以大举转移,主要是因为客户无论是面板厂还是品牌端都是中系客户。
其他应用已经有比较敏感的客户会要求晶片原产地,针对出货给中国和非中国市场的产品,得分别由中国或台湾晶圆代工厂分别生产,未来的产能布局策略,势必会变得比过去複杂得多。事实上,业界也早已做好全面扩大晶圆代工合作伙伴的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