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商情报网讯:智能电网是建立在电力系统上的信息架构和基础设施体系,在信息传输、自动管控、智能互动等领域对传统电网进行了技术升级或创新,从而实现对电力系统的生产、输送、运营、市场和消费等环节进行持续监测,并对有关信息进行统计分析和优化,进而提高电网的安全水平、提升电网企业的管理水平和服务水平。智能电网领域是《国务院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中规定的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中“重要基础设施智能化改造”的组成部分,也是国民经济实现快速健康发展的重点建设领域。
电网智能化建设已进入引领提升阶段
在经过基础电网建设阶段后,我国电网仍存在电网结构相对薄弱、资源大范围优化配置能力不足、电网智能化水平有待提高等难题。2010年9月,国家电网发布了《国家电网公司“十二五”电网智能化规划》,正式启动了我国智能电网的建设。根据国家电网公布的《国家电网智能化规划总报告》,智能电网建设分为三个阶段:规划试点阶段(2009-2010年)、全面建设阶段(2011-2015年)和引领提升阶段(2016-2020年),三个阶段电网智能化投资合计约为3,841亿元,占电网总投资比例为11.13%,其中用电环节占智能化投资比例最高,为30.8%,重点发展的关键设备包括电力用户用电信息采集专用芯片、采集终端、主站系统、智能电表等;其次是配电环节占比23.2%、变电环节占比19.5%。
资料来源:《国家电网智能化规划总报告》、中商产业研究院整理
目前,国家电网的智能电网建设正处于引领提升阶段,目标为全面建成统一的坚强智能电网,技术和装备全面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此外,南方电网的总体目标是打造一个智能、高效、可靠的绿色电网。其中电网智能化旨在实现电网信息的标准化、一体化、全局化、实时化、共享化、感知化、智能化,开展电网全方位、全过程、全要素的监测、诊断,完善电网精当决策、精准控制、精细管理,支撑电网的高效、可靠运行,支撑绿色电网的发展。南方电网建设智能电网分两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2010-2013年)为规划、研究与示范阶段;第二阶段(2012年之后)为示范、推广与完善阶段,逐步建设智能、高效、可靠的绿色电网。
电力物联网、数字电网是电网未来的建设方向
2019至2021年为战略突破期,将重点应用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技术,提升电网泛在物联和深度感知能力,于2021年初步建成泛在电力物联网;再通过三年的持续提升,到2024年建成泛在电力物联网。
电力物联网建设以坚强智能电网建设成果为基础,从全息感知、泛在连接、开放共享、融合创新四个方面对电网信息化进行全面提升,为居民、工业、商业、政府等市场主体提供有价值的服务。受益于电力物联网和数字电网的建设,电网信息化投资及支撑电网信息化建设的感知层设备投资有望迎来爆发式增长。根据南方电网《南方电网公司融入和服务新型基础设施建设行动计划(2020年版)》,2020年至2022年,南方电网公用事业服务全社会重点项目投资总额928亿元,将着力提升电网发展质量和效益,大力加强数字电网基础设施建设,推动智能电网建设运营水平提质升级。
行业发展趋势
1.智能用电产品市场需求有望持续提升
智能用电产品主要包括智能电表和用电信息采集终端产品。国家电网于2009年出台智能电网规划,同年智能电表开启集中招标采购,2014和2015年智能电表招标采购数量达到顶峰,后随着智能电表首轮改造整体完成。数据显示,2019年全年智能电表的招标量约为7,380万只,同比增长39.80%。2020年,全年智能电表的招标量有所下降,主要是受疫情因素影响所致。
数据来源:国家电网电子商务平台、中商产业研究院整理
未来,随着我国前期安装的智能电表陆续进入更换期带来的存量市场轮换,以及电力物联网、数字电网建设带来的终端设备整体市场容量不断增长,我国智能电表等智能用电产品的市场需求量有望继续增长。
2.新一代智能电表、新一代智能采集终端是智能用电产品的升级方向
目前,国家电网现行的“13版智能电表”技术规范采用计量单元与管理单元集成于同一块芯片的排布设计方式,其一体化的设计会对计量的精确性和稳定性产生一定的影响,在信息交互管理方面亦存在提升空间。新一代智能电能表能够满足各类交互式用能设备的广泛接入,实现综合能源一体化采集、状态感知、实时监视和协调控制,达成源网荷储协同服务。
随着我国电力物联网和数字电网的建设,接入的终端数量和产生数据量都将大幅提升,数据的种类也将更加复杂和多样,愈发要求终端类产品应具备多元化的数据采集能力、强大的数据处理能力、快速的数据传输能力,以及满足各种采集场景的个性化安装及使用要求,如分布式电源接入、电动汽车采集、智能家居应用、需求侧管理等。
未来的用电信息采集终端将朝着硬件平台化、业务微应用化、结构模块化的新一代智能采集终端方向升级演进,在采集对象范围、频度、数据体量、信息交互途径等多个维度向更广、更快、更大、更多元等方向发展,进一步支撑电力体系改革、能源互联网等宏观战略形势下电力企业的新型营销业务及跨专业协同业务的开展。